可持續漁農業承傳
漁業
困境
過去香港曾因其優越地理位置發展漁業和水產養殖業聞名,但現時本地漁業正逐漸消失。據漁護署及世界自然基金會資料,本港人年均消耗水產量高達539,002,600 公斤(超過全球平均3倍)但本地漁民出產量只佔市場不足4%
即使政府過去廿年推出「優質養魚場計劃」提升本地生產信譽形象,但礙於缺少新血願意加入承傳,生產量仍是不升反降。本地養殖生產量由80年代產量達7,000公噸下跌至2019年統計僅餘產量2,278公噸,面對東南亞進口平價水產難以競爭,難以令漁民獲取足夠收入,倘若面對天災疫病等情況更每每令漁民造成嚴重損失。
農業
困境
上世紀本港經歷多次經濟轉型導致農業行業式微,昔日的本地農民皆因生計及年紀增長而體力無法應付工作量而無奈退出,行業相關的知識和生產技術亦失去承傳,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 ,截至2018 年底本地農場生產的供港蔬菜僅佔總需求量的 1.7% 香港經濟產業單一缺乏多元和可持續性。而據政府統計處資料,本地農業整體佔香港經濟生產總值不足0.1%。無法自給自足且長年依賴境外食品進口,倘若面對天災,疫病等情況影響進口物流容易令供應不穩而導致短缺。
傳統農業種植需要佔用龐大面積的土地,對於收成期較長的瓜菜或水果容易受蟲害天氣影響而破壞, 使不少農戶為提升產量而使用對人及環境有害的化學肥料及農藥,而單靠天然肥料的有機種植亦導致生產週期冗長令產量降低。根據綠田園年度報告 2015,現時農作物的生產遇到多種困難,例如農地每年都有機會受颱風破壞損失慘重,難以達致穩定量產及供應。
教育推廣—活化轉型
現代化可持續養殖種植推廣
我們與本地漁民、農夫、不同地區機構合作推動可持續養殖種植及生態教育推廣項目,培訓年長者或弱勢人士成為生態教育大使,介紹過去至今本地漁業和農業的發展與箇中文化,同時教導參加者體驗透過可持續方式進行養殖種植,承傳本地漁業和農業文化
推動可持續養殖及種植
環境友善生產方式+自然文化承傳
以環境友善生產方式,例如以層疊方式多層種植減少土地消耗;在水產養殖池加入藻類、貝類構成生態圈的生態養殖;以水產的排泄污水轉化成植物營養成份減少水污染及進口營養的碳排放。
將養殖種植的技藝和人與自然共生的文化承傳未來世代
與我們同行
加入
我們提供培訓和就業機會包括但不限於退休人士婦女和學生。培訓可持續養殖種植知識和生態教育技能,成為我們下一位生態教育大使,承傳可持續漁農業文化。
本社會企業由「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撥款資助
This social enterprise is funded by the Enhancing Self-Reliance Through District Partnership Programme